邓超拍摄电影《中国乒乓》,叫好不叫座,巨亏3个亿;王宝强拍摄《八角笼中》却狂赚了好几个亿,曾有传闻说邓超因为这个患上了抑郁症,状态非常不好。
这两部电影都是两个人为了雪耻而倾尽财力和心力拍摄的。 邓超为了雪“烂片大王”的耻,王宝强为了雪六年前领到的烂片金扫帚奖的耻。
邓超却是有点意难平,电影叫好不叫座,似乎是雪了耻,但却赔了钱 ,以至于走不出来患上了抑郁症,真是令人唏嘘。
两部电影都是关于体育竞技的。不同的是王宝强《八角笼中》的主人公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战。
这两部电影比起他们以前各自导演的电影,绝对都有巨大的提升,几乎可以说,如果单为雪“烂片导演”之耻,他们都做到了。
关于这一点,刘润在《胜算》这本书中摆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:结果不在原因附近。
有多少人因为努力过后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沮丧和颓废。殊不知,努力是要成功的最基本的态度,却不是唯一的条件。
看过一篇报导,有一个人做了个实验:他抛开自己已经是成功人士的身份,只带着勉强能够生存的资金来到贫民区租房子居住,靠开出租车挣钱,看看能不能通过勤奋工作积累财富,实现阶层越级。
实验的结果是否定的,单靠勤奋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,很难获得财富自由,即使是每天工作十七八个钟头也做不到。
如果处在了社会的底层,就像驴子困在了磨坊里一样,为了基本的生存一圈一圈地原地转圈,很难实现阶层越级。
然而,王宝强却是打了这个结论一记响亮的耳光。这记耳光的回响,像是一曲美妙的音乐,在想成为“王宝强”的人们心中激荡着。
王宝强是平民阶层里放出来的卫星。他通过自己坚强的信念、持续的努力终于实现了阶层的跃升。
人们喜欢他,拥戴他,他是平民们的标杆和希望,他成功地打破了禁锢的樊笼,开辟出了一条平民跃升之路。
他的好哥们陈思诚曾经说过,王宝强的表演不是光靠努力达到的,而是他“命里有”,自己要靠读书和长时间的实践得到的东西,王宝强却能一下就领悟到。
谁不想获得财富自由?谁不是在努力奔跑?但最后能飞起来的,绝对还需要命运之手的点中。
前段时间,李佳琪在直播间卖货时怼嫌眉笔价格贵的粉丝,让她不要说价格贵,如果买不起要从自身找原因,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涨工资,工作是否努力。
这些话似乎戳到了许多人的痛处,立刻引起了普遍的反感,由此引发了全网的一片声讨,说他忘本了,飘了,骄傲了,出身于平民却看不起平民了,他认为他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努力的结果,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认知:如果你不成功就是不努力。
因为这些戳痛了别人的话,李佳琪粉丝在短时间内狂掉了一百多万,最后反省的是他,他哭着在直播间给粉丝们道歉。
李佳琪事件前他就曾经说过:很多东西真的不是靠你努力所得来的,就是命运所给你的,说实话,做东西比你好的多了去了,比你学识卓越的、比你认认真真的多了去了,不过就是命运暂时点中了你。
王宝强用六年的时间,用尽全部身家,专心做了一件事,就是拍摄《八角笼中》,不可谓不努力。
邓超拍摄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,据说成本投入3.5个亿,这样大投入的电影,邓超也不敢不努力。
那怎么办?我们这些自认为运气不肯光顾的人,还有那些怀揣梦想正在努力的人,应该怎么办?躺平吗?像邓超一样抑郁吗?
罗翔还曾说过:人不应该相信天道酬勤,但要用5%的努力去撬动那95%你无法决定的事情。
也就是说你只管努力,但不要急功近利,不要有迫切的期待,否则就会伤害到自身。
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运,只是还不知道在人生的哪个点上,你只管努力着往前走,说不定那一天,就会与你迎面相撞。